用笔尖书写现实的温度
 
 

面对雾霾,你怀旧了吗?



济南。


已经一个星期没有看到太阳的笑脸了。偏偏今天又是接力雾霾的阴雨天,足不出户,望天兴叹,这感觉真的很不好,无趣又落寞。

 

似乎,在这漫长的冬日,阳光和蓝天越来越成为不可多得的奢侈享受,你得等之又等,盼了又盼,才能唤来一个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日子。于是你想,可着劲儿的享受一把吧,但很快就发现太阳又玩起了躲猫猫。美好的日子总是飞快,说的就是此吧。

 

 “霾”,这个让人心生恐惧,唯恐避之不及却又奈之若何的东西,不得不说,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天气界的一匹黑马了。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,便从原来的籍籍无名一跃成为仅次于晴、雨、雾、雪之后的第五大天气。在绝大部分的冬日,“霾”甚至作为五大天气之冠,包裹了人们的日常,成为人人抱怨的对象,茶余饭后的谈资。

 

前不久看到朋友圈发状态形容济南雾霾重重的感受,说是在下班的途中,天已黑透,霾浓似烟雾,将人层层环绕;而路上的行人个个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,脚步匆匆,恍惚间,仿佛一个个不断飘过的魅影。

 

读了,禁不住一阵伤感。

 

像我这样生性爱动的人,已不知多久没有过户外运动了。除了偶尔在健身房的跑步机上蹦跶一阵之外,其余的大部分空余时间都用来宅在家里了。相信在这样的一个冬季,我的这种情况绝非例外。

 

人们对阴魂不散的“霾”的态度,在我看来,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两类:

 

一方面,部分人通过批判现实,进而走向怀旧的层面。事实的残酷让他们无可奈何,环境的恶劣使他们垂头丧气,他们怀念曾经冬日的暖阳,想念皓月当空的美丽,思念早晨起来清冷却带着甜味儿的空气,留恋雪花在透明的阳光下闪耀洁白的光……

 

 

另一方面,部分人更愿意就现实说话。他们有些表现为听之任之的无感,有些则呼吁解决之道。说到这里,我不仅记起,二十年前的中国似乎在环境政策里已经下过了决心,绝不走西方先污染、后治理的道路,我们应吸取教训,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。那个时候“霾”还没有出现,谁知道“霾”是个什么东西呢?可能很多人甚至连这个字怎么念都不太清楚。二十年之后,“霾”已经如此普遍,从北方到南方,从城市到乡村,从内陆到沿海,无处不在,以至于上到耄耋老人,下至咿呀学语的孩童,都已熟知它了。

 

看来,我们并没有自己想象的伟大,还是不可避免的步入了他国的后尘。我们最终面临的结果表明的不是“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”,而可能是“吃一堑,长一智”,不过这“一堑”是已经吃了,有没有“长一智”还不好说。   

 

 

就在今天,我带着一种莫名的情感,重读了老舍先生《济南的冬天》。这篇文章,是先生的经典名作,不知曾有多少人通过它知晓了济南,多少人由此生出对济南的向往渴慕之情?

 

就是这样一篇表达对济南冬天诸多好处的喜爱和赞美的散文,现在再读起来,竟然增添了一丝丝“逝者已矣”的悲凉意味儿。

 

先生把济南称为不可多得的“宝地”,因为这里的冬天一向“温晴”,“无风”,“一个老城,有山有水,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,暖和安适的睡着,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”,多美妙的语言,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!

 

青松苍劲,白雪掩映,山体露出若隐若现的美丽肌肤,村庄点缀着山坡,这幅醉人的“水墨画”就是当时的济南,让人不得不动情。

 

现在,我们连心情都没有了,又何来的动情呢?


上世纪二十年代,老舍先生在英国生活了六年,当时的英国是世界上雾气最严重的国家之一,伦敦就被称为“雾都”。回国之后,他写了《济南的冬天》这篇脍炙人口的文章,其中的诗情画意的描绘,很容易看的出来,我们的环境和当时的英国相比简直世外桃源般。

 

现在,事实和我们开了一个无情的玩笑,我们被雾淹没,而人家成了桃源。

 

这说明什么?   说明英国人真的努力了。

 

而曾经信誓旦旦的我们,却并没有做到。

 

没有人愿意坐以待毙。虽然“往者不可谏”,但愿我们“来者犹可追”。


08 Jan 2017
 
评论